23部恐怖片扎堆2025:好莱坞的“恐怖狂欢”该醒了
2025年进口恐怖片在国内势头很猛,《死神来了:血脉诅咒》剪了血腥镜头、推迟三个月上映,国内票房眼看要奔着2亿去。
2025年进口恐怖片在国内势头很猛,《死神来了:血脉诅咒》剪了血腥镜头、推迟三个月上映,国内票房眼看要奔着2亿去。
今天这部电影很特别,将肉体恐怖与情爱欲望结合到一起后,也许会挑战你对身体、对爱情、对生命极限的认知,让你在视觉和心理的双重冲击下,体验一场前所未有的肉体融合恐怖盛宴——
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“身体恐怖”电影(Body horror)在本世纪20年代大有回潮之势,个别影片已从不受主流待见的B级片中成功挣脱:如问鼎2021年戛纳金棕榈奖、朱利亚·迪库诺的《钛》和收揽奥斯卡、金球奖数项提名,科拉莉·法尔雅的《某种物质》。
《同甘共苦》多年情侣蒂姆(戴夫·弗兰科 Dave Franco 饰)和米莉(爱丽森·布里 Alison Brie 饰)来到感情脆弱的关口,开始思考爱是……为了挽回渐淡的感情,决定抛开朋友和工作搬到陌生乡村展开全新二人世界。然而新生活未如理想,更卷入了当地一场超
几个月前在柏林电影节上映,口味之重,血腥至极,又看吐了几名观众后。
2024年上映的电影《某种物质》凭借其独特的概念和深刻的剧情,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心。如果你喜欢它的话,以下这五部恐怖片也值得一看。
甚至,影片到现在还在烂番茄保持着上百家媒体评价,95%的媒体新鲜度,这分明是好评如潮啊!
最终,只能硬生生的从肛门里,拽出长达数米的寄生虫,然后逃离了这座城市。
这是一部有着暗黑版《灰姑娘》之称的身体恐怖片,其重口程度绝不亚于去年同类题材的热门影片的《某种物质》。
这几年的恐怖片都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,那就是喜欢搞创新,而且更加注重试听效果的呈现,比如说去年上映并且大获成功的《某种物质》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邪魅电影应具备这几种要素,首先就是电影音乐鬼魅、另类、奇怪甚至有点听上去恐怖;再就是片头片尾通常以默片的方式推进,或者一堆人在干一件你看不懂的事情;影片整个格调都是冷色调直到电影的最后才会和片头部分无缝衔接;最后就是有美女也有野兽,美女特别美,野兽特别恶心。
过气女星伊丽莎白(黛米·摩尔饰)注射神秘物质,后背“噗嗤”裂开,蹦出个20岁分身苏(玛格丽特·库里饰)。你以为这是返老还童的童话?不,这是**两个女人共用一具身体,还要互相抽脊髓液的“吸血鬼契约”。
2024年戛纳电影节上,一部名为《某种物质》(The Substance)的影片以极端的美学与哲学冲击力,成为影史争议与赞誉并存的“现象级作品”。导演科拉莉·法尔雅(Coralie Fargeat)用一场血腥的肉体实验,撕开了当代社会对女性身体的规训与异化。影
在第97届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,她肉眼可见地紧张。身体不自觉地前倾、嘴唇紧抿。这几乎是女明星最需要表情管理的时刻。当艾玛·斯通念出最佳女主获奖者时,黛米·摩尔却难掩错愕。即使很快调整了状态,以鼓掌完成了镜头前的体面,这一幕还是被蹲守的摄影机捕捉放大,成为公众消费
2024年的科幻电影,像一场宇宙级的烟花秀——有人用AI预言末日,有人用怪兽炸穿地心,还有人在太空舱里用手术刀切开人性的深渊。这一年,银幕上既有《沙丘2》用黄沙铸就的哲学圣殿,也有《某种物质》里喷涌的血浆与青春焦虑。当全球观众在影院尖叫、沉思、热泪盈眶时,科幻
影片上映后,揽货4.9亿票房,获得9项提名,但口碑却未曾如《某种物质》般好评如潮。
推荐理由:这部电影极具震撼力,特别是黛米·摩尔和玛格丽特·库里的精妙绝伦演绎,把“老去的自己”与“年轻的自己”相互间的冲突及矛盾呈现得入木三分。
而《隔山有眼》则将一家人置于沙漠中的绝境,面对畸形人的威胁,展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恐惧与求生欲。推荐理由:这些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探讨,为观众带来了不仅仅是视觉冲击,更是心灵震撼的观影体验。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了人性、社会和生存的主题,是寻
电影《某种物质》在我眼里不算吓人,反而有一种荒诞的美感。可以说它的镜头语言运用得很好,嘲讽的方式很温和,不会觉得冒犯。
名导杨德昌说过一句很妙的话:“自从电影发明以后,人类的生命,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”,这句话看起来是在说随着时代发展,人类社会的物质、医疗、科技水平上升,人的寿命更长。